7108
北京6月15日电(王庆凯 陈红)当前,小麦主产区正陆续迎来收获。最新农情调度数据显示,全国麦收已过半,达1.57亿亩,正值收获高峰期。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采取措施,全力确保小麦颗粒归仓。
今年的“三夏”期间,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田间地头,加速“三夏”生产的进程。
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作为农资流通主力,充分发挥其作用,通过旗下4500多家农资企业和20万个经营网点,及时将农资送达田间,保障关键时期的肥料供应。全系统农技人员深入一线,为农户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。
“大数据+算力”技术也在抢收抢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以江苏为例,江苏省供销合作社所属的江苏供销苏合农服对每个托管田块定制了“数字身份证”,实行网格化管理,详细记录田块种植品种、面积、灌溉条件等关键信息,形成数字档案,为田间“算力”提供基础数据。
在江苏常州市金坛区倪巷村,苏合农服数字农业平台通过收集田间传感器和气象站实时数据,利用算力预测到倪巷村1小时内将下雨,立即发出农事服务提醒。苏合农服常州金坛为农服务中心迅速调配农机开展抢收,在一个小时内收割了1000亩地,确保500吨粮食颗粒归仓。
© 版权声明